天全县积极探索网格化治理服务模式,建立健全组织体系、细化网格服务层次、搭建网格共治平台,着力推动网格人员互补、平台互补、资源互补,以“微网格”激活基层治理“大活力”,进一步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
全域织网定格,构建网格治理新模式
联合微网格员开展红袖标巡逻
健全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制机制,采取“5+N”基层治理模式,精准化、精细化的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按照“微网格、大治理”的原则,在原有137个网格的基础上,划分824个微网格,做到网格划分底数清、变量明。配备824名微网格员,分别由红细胞网格员、热心群众、楼栋长、退役军人、基层党员等担任,重点开展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突发事件上报等工作。
科技赋能增效,构建网格治理新体系
政法微网信息平台
创新“政法微网”信息平台建设,整合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和“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平台,打破信息壁垒,集中汇聚各平台基础信息,实现信息数据互联共享一图统览。绘制城区网格3D实景图,直观呈现房屋、人口、类别等数据信息。依托天全政法公众号,创建“一键报事”模块,生成网格二维码,便于群众第一时间反映问题,网格员解决问题。今年以来,群众扫码报件5304件,办结率100%,真正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切实打通网格服务“最后一百米”,为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注入强劲动能。
“警网联动”融治,构建平安建设新格局
政法网格员开展宣传工作
采取“1+N”网格治理模式,有效整合派出所基层政法力量和网格力量,找准“警网联动”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共同建立《天全县政法微网人口信息采集表》,承担起信息采集、安全防范、矛盾化解、服务群众等工作,让警网切实融合联动起来,形成社区有格、格中有警、警网融合、合作联动的有效局面,为提高全县居民生活安全及打击违法犯罪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和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