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司法公开 >
【媒体关注】给法治装上“Wi-Fi”!雅安这样把信号满格的普法送到群众身边
www.yaanpeace.gov.cn 】 【 2025-10-22 16:35:20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500e940231914e5e0cca9ab333894837.png


  奔流的大渡河畔,法治信仰在这里扎根;葱郁的蒙顶山下,法治实践在这里深耕;川流不息的城区里,“法治雅安行”公交车打通普法惠民的“最后一公里”;如繁星般散开的村社中,“法律明白人”守护乡村振兴的法治大道……


  自“八五”普法开展以来,雅安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以“高站位谋划、全域性覆盖、精准化施教、融合式传播”作为主线,持续夯实法治社会根基,为加快建设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擦亮“天府之肺·熊猫雅安”金字招牌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五年来,雅安市多项普法工作获国家级、省级荣誉:2个集体和个人在“八五”普法中期获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通报表扬;石棉县新民司法所工作人员一嘎获评四川“最美法律明白人”称号;法治案例登录央视《今日说法》《焦点访谈》栏目……法治建设雅安实践成效显著、亮点纷呈,一幅以法治绘就的善治新画卷在雅州大地上徐徐展开。


  edcf122ffcf4c9d8c390e8f226bd1bdd.png


  趣味普法活动现场


  高站位谋划


  压实普法责任链


  2021年,“八五”普法工作启动。雅安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有力统筹协调推进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将普法工作纳入全市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同年12月,雅安市人大常委会结合雅安实际,作出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明确“八五”普法工作的目标、任务与保障机制,为普法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


  领导干部是普法工作的“关键少数”。2021年1月15日,四届市委常委会第175次会议提出,党政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雅安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示范率带作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核心课程之一,结合教学实际开发《运用法治思维推进依法行政》《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案例》等特色专题课程6门,累计开设相关主题班次67期,培训各级干部5922名。


  雅安印发《雅安市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对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印发《雅安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对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工作作出更加具体化的要求;调整印发《雅安市国家机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重点单位任务清单》,以“责任+清单”的方式,明晰了国家机关、群团组织的普法责任和重点,涉及260多部重点法律、法规,划清了普法工作的“责任田”。市、县两级将法治宣传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普法工作“有钱办事、有人干事、有章循事”。


  为强化国家工作人员法治能力,雅安搭建覆盖市、县两级的学法考法平台,推行线上学考一体化模式。五年来,全市564个单位共24588名国家工作人员参与在线学法考法。15名干部职工被授予“学法达人”称号。雅安制发《雅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宪法宣誓制度实施办法》,严格落实宪法宣誓制度,五年来,共组织200余人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人代会或常委会上进行宪法宣誓,1200余名新录用公务员在初任培训中集体宣誓,法治信仰在仪式感中深植人心。


  4a167a42812157ef3750bc3a2806c217.png


  雅安市司法局联合市级相关部门在经开区开展企业“法律明白人”培训


  全域性覆盖


  织密普法大网络


  推动形成各部门各负其责、互相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大普法格局是扎实推进普法工作走深走实的关键所在。雅安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分类施策、全面布局,推动法治教育广泛延伸至社会各角落。


  “现在开庭!”今年6月,在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初级中学模拟法庭内,一场由学生扮演法官、公诉人、辩护人的“毒品犯罪案庭审”在这里进行。这是雅安各县区、各部门举办“法律进学校”活动的缩影。五年来,雅安严格遵循《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科学规划、系统安排各教育阶段法治教育的内容与体系,确保法治教育“五落实”。雅安各学校累计配备287名法治副校长、154名法治辅导员,实现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全覆盖。同时,每年通过国旗下演讲、法治讲座、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开展春秋季开学“法律进学校”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截至目前,全市累计237所中小学、16万余学生参与。


  法治教育的深耕细作结出硕果。2024年,宝兴县实验小学学生杨艾珂、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学生尹子祥在第九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中分别荣获小学组演讲比赛三等奖和团队法治素养竞赛冠军。“法治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价值观的塑造。”雅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法治教育与德育、社会实践深度融合。


  在石棉县新民乡,“最美法律明白人”一嘎成了村民解决纠纷的首选人。五年来,雅安大力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累计建成“法律明白人”实践服务站659个,开展培训400余场,培养“法律明白人”7800余名,平均每个村(社区)超10人。这些土生土长的法律骨干活跃在田间地头,成为政策宣讲员、矛盾调解员和法治引导员。2022年,雅安在四川省“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法律明白人”培养的雅安模式获广泛认可。同时,雅安还持续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成功打造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6个。


  雅安全市法院通过“以案释法”“法治微课堂”等新形式推动普法工作走深走实,五年来,开展判后答疑27174次,发布典型案例63件。全市检察院则通过开展“订单式”普法等形式针对各主体需求定制法律服务套餐。“过去觉得法律很远,现在通过线上线下就能看到身边的案例,懂了法,心里更踏实。”一名参与过“法治微课堂”的社区居民感慨道。


  5cbb907b5332b3ae139e7e2bd72d5222.png


  雅安市开展“法治护航文旅兴市”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活动


  精准化施教


  提升普法实用性


  如何让枯燥无味的法律条文,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雅安的回答是:让法律从书本走进群众心间、融入日常生活,推动法治教育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灌溉”。


  “宪法不仅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更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八五”普法期间,雅安精心组织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推动宪法精神如春风化雨般浸润机关、学校、军营、乡村、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一支支法律服务小分队奔走在田间地头、社区楼院,五年来开展活动超4400场,服务群众超70万人次。法治的阳光也照进了宗教活动场所,累计开展活动216次。此外,雅安还印发宣传资料156万余册,新媒体推送普法信息3000余条,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氛围。


  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雅安整合县(区)司法行政力量,构建“事前预防、事中化解、全程普法”的法治服务闭环,将普法深度融入营商环境优化全过程,为各品类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法治动能,一场场“法治体检”和专题讲座主动送法进企业,惠及7360余人次。雅安市雨城区以“三前”行动持续推动法律服务前置、维稳触角前伸、法治宣传前移,不仅从源头上帮助企业识别和规避法律风险,更通过常态化“法治体检”、典型案例解读等形式,开展针对性普法,提升企业依法经营意识和风险自查能力;宝兴县打造“法保姆”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在景区设立流动调解室,将调解现场变为普法课堂,通过“平台+特色服务”组合,使法治保障与文旅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荥经县以“四个一”机制推动干部服务、情况掌握、政策宣传、矛盾化解全在一线,实现法治服务“零距离”,有效打通法治护航企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使普法工作更接地气、更具实效。2024年6月7日,雅安开展“法治护航文旅兴市”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活动,进一步推动文旅兴市、建设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在全市上下掀起优化营商环境普法热潮。


  “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五年来,雅安不仅开展民法典系列宣传活动,更组建“八五”普法讲师团深入解读,致力于让民法典的条文“活”起来。全市每年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民法典解读信息1800余条,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270余场,发放资料10万余份,覆盖群众超10万人次,让生硬的法律概念转化为关乎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合同纠纷的生动指引。


  围绕群众关心的普法问题,雅安推出“法治雅安行”一月一主题宣传活动,聚焦网络安全、生态环境保护、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领域,累计开展专题普法活动超320场。2024年,雅安还将“法超”与“商超”深度融合,建成集多功能为一体的“法治自助超市”,实现“逛超市、学法律”的便民服务新模式。


  融合式传播


  打造普法新矩阵


  如何让法治宣传“活”起来、“潮”起来?雅安的答案是:以文化人、以媒传声、以新促兴。


  用好用活红色法治资源。大渡河畔,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里,一场“法治与长征精神”主题活动吸引了当地居民和游客……五年来,雅安深挖红色法治文化遗产,不仅充分发挥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等法治教育基地教育引领作用,还将西康法院旧址推动纳入“四川省红色法治文化遗存目录”,推动红军村等8个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入选省级法治教育基地。这些红色阵地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法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年接待参观学习群众超2万人次。


  造好建牢法治文化阵地。五年来,雅安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累计建成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广场)8个、法治文化阵地230余个。在芦山县金花法治主题公园,法治典故、宪法宣誓墙、LED法治之窗等设施融入公园,市民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接受法治熏陶。此外,雅安还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市场运作、企业运营、社会资助、百姓受惠”的法治文化建设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法治文艺创作,推出《法伴少年行》《继承者们》等法治微视频、微电影和公益宣传片150余部,拓宽法治文化作品传播渠道。


  织好铺全全媒体普法网络。开设“法治雅安”“雅雅安安话网络安全”“心怡说纪”等专栏、推出法治Talkshow、法治漫画、法治主题公交专线……雅安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构建“报、网、端、微、屏”全域覆盖的普法传播体系。值得一提的是,案例《司机之责》《“云养殖”里藏骗局》先后登上央视《今日说法》《焦点访谈》栏目,法治宣传的“雅安声音”传向全国。


  此外,雅安还以“‘尚法为雅·善治为安’法治雅安”法治宣传品牌为统领,各县(区)结合当地实际特色,打造出“茶司司、法蒙蒙”“法貊貊·鹿小天”“枫渡”“姜小维”等多个家喻户晓的法治IP,建立起集科技化、动漫化、实用性为一体的新媒体普法矩阵,让城乡居民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熏陶。


  “普法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久久为功之业。”雅安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勇表示,“我们将继续推动法治精神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雅安蔚然成风。”


  “八五”普法开展以来,从机关到校园,从社区到乡村,从线上到线下,法治的种子已在雅州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面向未来,雅安将继续以法治为笔、以民心为墨,绘就更高水平的平安雅安、法治雅安新图景,让法治之光点亮每一处角落,照亮高质量发展与人民幸福的征程。


编辑:杨妍雨
中共雅安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