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未成年人 | 特殊教育学校一堂“量身定制”的法治课
近日,雅安市第一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室里“热闹”非常——三十多个孩子正仰着头,目光紧紧跟随着讲台上那位一边说话、一边配合手语老师同步翻译的律师。
这是一堂特殊的法治课。听课的学生年龄从11岁到20岁不等,有的存在听障,有的有智力发展障碍,但他们同样举起小手,比划着、观望着、思考着,在一场关于“拒绝校园暴力”的课堂中,走进了法律的世界。
“如果有同学被欺负,我们该怎么办?”来自雅安市律师协会的雷兵律师放缓语速,声音温和却有力。他以《守法律知敬畏拒绝校园暴力》为主题,将真实案例拆解成一个个小故事,用最直白的语言讲述什么是校园欺凌、它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及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
手语老师的双臂如蝶翻飞,将“法律责任”“自我保护”等抽象词汇,一一“翻译”成孩子们熟悉的视觉语言。课程中设置的互动环节让人印象深刻。当雷律师提问“如果遇到有同学因为肢体残疾嘲笑你,应该怎么做”时,一个男孩子迅速举手,他表示:“要告诉老师。”他正确地回答,引来了掌声和赞许。
在互动环节,答对题目的孩子都获得了一份小礼品——玩偶或消除笔等,他们接过来,脸上挂上了笑容。雨城区司法局和雅安市律师协会还带来一些小礼品送给孩子们,以资鼓励,让法律的守护化为可触可感的温暖,陪伴他们走向健康明亮的未来。
“这些特殊学校的孩子们和所有孩子一样,有权利了解法律、学会保护自己,”雨城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用更耐心、更个性化的传播方式向他们传播法律知识。”
这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一座桥——把抽象的法律条文,译成爱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和温暖的互动。
下一步,雨城区司法局将继续推进这类“量身定制”的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让法治的种子,在每一寸土壤里都能生根发芽。
编辑:杨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