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无小事
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里”
全力以赴
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真心温暖民心
2025年10月5日
中秋团圆的钟声将近
芦山公安用一场跨越昼夜的搜救
让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走失群众闫某某
与家人团聚
中秋月圆时,他们为失联亲人点亮回家路~
“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找不到人,这个中秋真不知道怎么过……”中秋佳节的前一天,闫某某的家属紧紧握着芦山县公安局民警的手,眼眶里噙着激动的泪水。经过一天马不停蹄地寻找——10月5日深夜,失联四天的闫某某,终于在芦山公安的护送下回到了家人身边。
团圆前夕的紧急求助:迟来的报警与模糊的线索
10月5日,距离中秋仅剩一天,太平派出所的接警电话突然响起。电话那头,闫某某家属的声音满是焦虑:“民警同志,我家闫某某失联五天了,我们实在找不到,求你们帮帮我们!”
原来,闫某某因患有精神障碍需专人照护,此前也曾有过几次短暂走失经历,每次次日便会自行回家。家属年事已高,起初并未过分担忧,想着“过两天说不定就回来了”,直到第五天仍杳无音信,老两口才彻底慌了神,急忙拨通报警电话。可面对民警的细致询问,老两口因记忆模糊,连闫某某具体走失时间、当日衣着细节都难以说清,断断续续的表述,给初期排查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阻碍。
“您别急,家里有没有装监控?或许能找到线索!”民警一边安抚家属情绪,一边引导他们回忆关键信息。得知闫某某家中装有监控后,民警立即驱车前往,在反复回看近百小时的监控画面后,终于从10月2日10时26分的镜头里,清晰看到闫某某独自走出家门、向双石镇方向走去——这一关键画面,不仅锁定了准确走失时间,更给焦灼的寻亲工作带来了突破口。
接警即行动,即便线索模糊,民警也绝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因为他们知道,每一起失联警情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对团圆的迫切期盼。
跨警种协作的寻亲接力:从监控到山野的追踪
“中秋前必须把人找到,让老人能和家人团圆!”值班民警迅速制定方案:一组以走失时间为起点,扩大搜索范围,溯源闫某某的行走轨迹;另一组带着仅有的模糊信息,深入周边村落走访,挨家挨户询问村民是否见过类似特征的人。
监控室里,屏幕光线照亮民警通红的双眼。终于在结合走访民警传递回来的信息后,确认失联四天的闫某某最后出现的地点为双石镇“茨竹坡”。
山区地形复杂,草木茂密,单靠派出所警力难以实现全覆盖搜救。太平派出所立即请求支援,芦阳派出所迅速派出搜救警力携带装备赶来,网安大队同步开展技术研判,一场跨部门的寻亲接力,在渐浓的中秋月色下紧张展开。各警种打破信息壁垒,数据共享、行动同步,为搜救工作争分夺秒。
月光下的团圆答卷:中秋前夜的温暖重逢
10月5日入夜后,中秋的月光洒在蜿蜒的山道上,搜寻进入了攻坚阶段。极度疲倦的民警不敢放缓脚步——他们知道,今夜找到人,这个家庭就能过个团圆节。
当晚11时许,芦山公安结合监控线索与村民指引,终于找到了已失联四天的闫某某,所幸此时闫某某的身体并无大碍。民警立即递上温水和面包,轻声安抚着她的情绪,当民警驱车将闫某某送回家时,等候在门口的家属早已泪流满面。老两口拉着民警的手反复道谢,院子里的灯笼映着一家人团聚的身影,也映着民警脸上欣慰的笑容。此时已是深夜,民警婉拒了家属的挽留,匆匆赶回派出所——他们知道,中秋当天还有巡逻安保的任务,而这份“让更多家庭团圆”的责任,比任何节日祝福都更有分量。
藏蓝守护,月满情长
“群众的难处,就是我们的急事。”太平派出所当日参加搜寻工作的民警说道。从接警时的线索模糊,到监控锁定时间,再到跨警种协作深夜搜救,整整一天的时间里,芦山公安用耐心与专业,克服了家属表述不清、山区地形复杂等困难,赶在中秋佳节到来前,为这个家庭圆了团圆梦。
当千家万户围坐桌前共赏圆月、品尝月饼时,或许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的民警,坚守在巡逻路上、值守在岗位上。他们的中秋没有家人陪伴,却用藏蓝身影,为更多家庭守护了团圆——正如那轮皎洁的中秋月,无声照亮着每一条回家的路,也温暖着每一颗期盼团聚的心。
群众安危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
这个中秋
月光与警徽同辉,守护与团圆相伴
芦山公安将继续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
真正做到“民有所呼,警有所应”
积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做群众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