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平安雅安 >
《人民公安报》“科所队”版头条报道雅安公安这项工作→
www.yaanpeace.gov.cn 】 【 2025-07-30 15:24:03 】 【 来源:人民公安报

20cf61b7a39f2d764d71d418ba369b29.jpg


  《人民公安报》


  今日出版的《人民公安报》“科所队”版头条以《汉源九襄派出所:深化“两队一室”改革夯实“主防”根基》为题,对我市汉源县公安局九襄派出所深耕新时代“枫桥经验”,谱写基层治理平安篇章的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


  汉源九襄派出所:深化“两队一室”改革夯实“主防”根基


  □本报记者张佳怡通讯员李林杨宗


  要不是你们,我都不知道咋办哟……”近日,家住四川省汉源县的何某,看着眼前浑身湿透的民警哽咽道。7月1日深夜,独自进山的何某因体力透支迷失方向,被困在茫茫林海中。


  接到报警,汉源县公安局九襄派出所民警、乡镇干部、应急救援人员组成联合搜救队,在黑夜里展开地毯式搜寻。数小时后,联合搜救队找到瘫坐在山坡上的何某。


  汉源县九襄镇被誉为“花海果乡”,每到农产品采销旺季,九襄派出所的接警电话就成了最忙碌的“热线”,这些警情里藏着果农的期盼、商户的需求,更饱含群众对平安的向往。


  作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如何持续提升警务效能,不辜负群众期望?2022年,汉源县公安局以九襄派出所为试点,深化“两队一室”改革,通过条线整合、业务融合、机制耦合,让警务效能悄然蝶变。


  “烦心事”变成“放心事”


  清晨的九襄镇,晨雾还未散尽,辅警李成伟已背着警务背包,骑着警用摩托车穿梭在果园间。车斗里装着反诈宣传单、安全手册,还有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准备的身份证——这是他每天的“标配”。


  “做社区警务工作,就得像走亲戚一样,群众的事就是我的大事。”李成伟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


  近年来,九襄派出所社区警务队攥紧“社区警务清单”,创新“警网融合共治”工作法,构建起“1+2+N”模式:1名民警带队、2名辅警协同,再加上社区网格员、治保员、志愿者等“N股力量”。队员们入户采集信息时,总会顺带宣讲反诈知识;排查安全隐患时,顺便帮农户看看电路是否老化;调解邻里矛盾时,还会普及法律常识,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谁家有外来租户,哪片果园有安全隐患,哪个路段易发生纠纷,我们都得门儿清。”九襄派出所副所长李雨说。


  “以前村里扯皮的事多,你争我吵难收场。现在社区民警常上门,纠纷当场调、政策当面讲,走失的老人、小孩也能很快被找回来。”社区干部康克军深有感触。2024年至今年6月,社区警务队帮助63个家庭找回走失的老人和孩子,化解矛盾纠纷1240余起。


  办案与防范挽损齐发力


  今年3月的一天,九襄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反诈预警系统报警,称辖区李女士可能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办理队与社区警务队立刻联动,社区民警上门拦截,案件办理队联合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追踪。队员们争分夺秒,不仅成功拦截两笔转账,还顺藤摸瓜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为群众挽回损失42万元。


  “破案不是终点,让群众少受损失、少担风险才是目标。”案件办理队负责人李杰的话,道出了工作思路的转变。如今,案件办理队主动与综合指挥室、社区警务队联动,把办案与防范、挽损结合起来。


  他们落实“一案一档”制度,定期梳理案件找规律,针对高发的农产品交易纠纷,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普法宣传;发现电信网络诈骗新套路,社区警务队立即入户宣传。同时,坚持电话回访、入户回访,听取群众对案件办理的意见。


  今年1月至6月,依托综合指挥室的信息支撑,案件办理队已消除安全隐患24处,提供破案线索39条,协助抓获在逃人员5名,破获刑事案件8起,查处行政案件49起。


  指挥室岗责优化智慧响应


  “九襄农贸市场有人因樱桃买卖产生纠纷,请立即处置!”6月20日10时46分,九襄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民警接到县公安局110指令后快速研判。10分钟后,处警民警在现场调解妥当。


  作为基层警务工作的“智慧大脑”,综合指挥室按照“人岗相适、优势互补”原则,设置“一长六岗”:指挥长统筹协调,勤务管理、指挥调度等岗位各司其职,6个警务片区的警情在这里统一受理、精准调度。“简单纠纷,社区警务队就地解决;复杂案件,分流给案件办理队;重大警情,立刻协调多部门联动。”九襄派出所副所长李雨告诉记者,从“凭经验派警”到“靠数据调度”,从“脚板跑遍村”到“智慧联全网”,警务模式的转变让效率大幅提升。


  今年1月至6月,九襄派出所接警1100余起,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18%,行政案件平均办结时间缩短25%,纠纷类警情化解率达95%。


编辑:杨妍雨
中共雅安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